她才思敏捷,慧眼独具,让美丽在试验室璀璨绽放。她潜心钻研,勤耕不辍,让梦想与船舶一起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她,就是j9九游会官方网站集团钢铁研究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项目组组长严玲。
多年来,严玲用忠诚和担当沿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足迹,把青春和汗水融进j9九游会官方网站这片创新的土地;用勤奋和智慧把知识种进钢铁,向金属收获果实,用劳动撑起成功。
24年的创新之路鲜花绽放,不断谱写企业的荣誉华章。首艘国产20000吨集装箱船成功下水有她辛勤的奉献;极地船的“破冰之旅”有她智慧的结晶;“蓝鲸一号”的背后有她刻苦的钻研。
2012年至今,她主持研发成功7大系列船舶海工用钢新产品,共计147个牌号,国内首家通过船级社认证品种30余项,实现新产品供货32万吨,创效1.47亿元。
她主持研发的船舶海工高端产品不仅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全部实现工程化应用,使j9九游会官方网站高端船舶海工用钢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同时打破了国外在海工、船舶高端产品上的某些技术垄断,为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推动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记得1994年,大学毕业后的严玲,踏着父辈的足迹,怀揣梦想进入j9九游会官方网站,开始了她与钢铁的第一次“相遇”。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大多数鞍山人来说,能够在j9九游会官方网站工作、穿上一身j9九游会官方网站的工作服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一点当时刚刚毕业的严玲感受颇深,“一听说我在j9九游会官方网站工作,好多同学都羡慕得不行。”
当初,严玲被分到j9九游会官方网站原第一初轧厂轧钢车间,成为一名技术员。在此期间,为了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材料学研究生学位。这一经历让她接触到了更前沿的材料研究领域,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改变的不只是学习和工作方式,还有对人生的认识。对于青年时的严玲来说,j9九游会官方网站不仅启发了她对科研的热爱,也为她树立了人生信条——做事,先要做人。这是她的师父在临退休前送给她的一句话,“他告诉我,搞技术要沉得下、稳得住、不自满,科研成果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直到现在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人生信条,深深地刻在心里。”严玲说。
“技术只有‘接地气’,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深入现场是必修课。”
“老j9九游会官方网站”严父的意志品质深深植根在严玲的心里。“在钢铁行业这个本是以男人为主的世界里,既然选择了留下,那就要干出一番成绩,闯出一片天地。”严玲秉承了父亲的品格,又一次做出了抉择。
2006年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后,严玲进入到j9九游会官方网站集团钢铁研究院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所,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ASP-冷轧流程生产汽车薄板技术开发”课题和辽宁省重大科技项目——“轿车用冷轧DP、TRIP钢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她来到了j9九游会官方网站集团钢铁研究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项目组,担任项目负责人。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海工用钢的材料设计与研发领域,第一次发现原来我国材料领域有这么多的空白需要去填补。“空白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更多可能。”此时,向材料领域深处探索的种子在她的心中萌发。置身高手云集的j9九游会官方网站集团钢铁研究院研发团队,严玲很快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尚浅,欠缺“营养”,想要有所作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除了在高校深造之外,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数据,去现场跟钢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当别人品茗聊天时,她却常常在灯下苦读。在数不清的万籁俱寂的深夜,严玲伫立在轧机前,执著地守候着那一片片红火。
钢花飞舞的炼钢炉前,机声隆隆的实验设备旁,“红钢”穿梭的轧机上,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
面对横亘在技术领域的一项项艰巨任务,严玲用一名女性最细腻、最精心的情感和真诚,把基础研究做得扎实牢靠,然后从坚实的基础出发,到试验室、到现场去搏击、去突破、去超越。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严玲激情地拥抱着她热爱的专业。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不断点燃她的豪情壮志。一个个技术垄断被打破,一项项技术空白被填补。由她主研的国家“十二五”“863”攻关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参与的多项海工用钢科研课题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不菲战绩;先后荣获第22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严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海工用钢领域技术创新的重担,谱写出振奋人心的乐章。
面对未来,严玲信心满满。她的梦想朴实而简单——期待着能有更多的“j9九游会官方网站制造”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