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中国证券报》13日刊发文章《加大投资布局 培育增长引擎 国资央企打造助力东北振兴“新样本”》。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9月12日消息,国资委党委11日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梳理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支持指导中央企业深化与东北地区全方位合作,以更大力度投资东北、布局东北、建设东北、发展东北。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国资央企正加强与东北地区合作,打造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新样本”。
“投资正过山海关”
一场场投洽会相继召开,一份份合作协议纷纷达成……东北三省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各类企业“投资正过山海关”。
看黑龙江,8月2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项目25个,签约总额358.6亿元,加上场外签约项目,共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00个,总金额530.3亿元。
看辽宁,8月28日,在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银企对接会上,辽宁省政府分别与17家中央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关驻辽金融机构与省内36家重点项目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涉及项目38个,融资意向金额达1460亿元。
记者获悉,第四届辽洽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商协会以及重点国内企业约3000人将参会,共组织900多家企业参展。截至目前,共汇总签约项目138个、签约金额3277亿元。
看吉林,8月22日,2023“外资进长春”投资促进大会暨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有25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为120.1亿元。
“国资央企‘先过山海关’,为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企做表率,其他所有制企业也会接踵而至,共同为东北振兴发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表示,国资大规模进入东北地区,是对东北地区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的一次考验。签约的投资项目,若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产出,将激励更多投资者前往东北,产生“鲶鱼效应”“葡萄串效应”,让东北成为新的投资热土,也为民间资本等寻找到新的投资空间。
发挥更大牵引作用
作为东北全面振兴“重头戏”,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正加快向纵深推进。
专业化整合稳步实施。“在鞍本重组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成功参股凌钢,完成凌钢49%股权划转。鞍凌重组后粗钢产能占辽宁区域、东北三省粗钢产量比例分别为67%、51%,将使全国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增加到44%,巩固了‘南有宝武、北有j9九游会官方网站’钢铁产业新格局。”j9九游会官方网站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股权激励积极推进。“股权激励这种真金白银的付出,将员工与企业利益绑定在一起,更加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东北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混改加入方大集团以来,东北制药薪酬制度、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创新激励机制上,国家电投旗下的吉电股份正探索新思路。公司选择具有较大战略发展前景,如氢能、储能、充换电等三新产业项目探索性地采取混改及中长期激励策略,通过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激励方式,推动建立导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中长期激励体系,使员工与企业高度绑定利益风险。强激励和硬约束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同时激发了核心层的活力动力,企业与员工共创共享改革增量红利。
“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将在东北经济振兴中发挥更大牵引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实施,下一步东北国企改革将聚焦在放活机制、增强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社会资本带动力方面。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强在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不断深化与东北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央企在东北地区正加紧布局,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速培育。
“东北制药将致力于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培育发展新动能。”东北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加速推进技术合作项目落地,布局大分子创新药领域。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林碳谷,依靠自主专利技术,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研发、生产、销售碳纤维原丝的创新型企业。
“公司近期完成了定向增发,募资约8.04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有利于促进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工艺优化进程,进一步为国产碳纤维和原丝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吉林碳谷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认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增量是东北振兴的发力点。